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及博济监考

时间:2011/5/19 16:10:16 点击:

  核心提示:有关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博济监的记载,曾见于《宋史食货志》中,但很简略,并无确指。1985年6月平凉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华亭县麻庵乡发现了铜矿开采和冶铸遗址,但对于这一遗址是不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和博济监,仍然不得而知。为此,平凉地区博物馆与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地区分行钱币金融学会,于1995年5月联合组成...
    有关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博济监的记载,曾见于《宋史•食货志》中,但很简略,并无确指。1985年6月平凉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华亭县麻庵乡发现了铜矿开采和冶铸遗址,但对于这一遗址是不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和博济监,仍然不得而知。为此,平凉地区博物馆与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地区分行钱币金融学会,于1995年5月联合组成考察队,对麻庵古铜矿的开采、冶铸地点以及运输路线等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调查,对1处铜矿开采遗址和3处冶铸遗址进行了钻探。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本文以考古调查、钻探资料与文献相结合,探讨仪州竹尖岭铜矿、博济监的地理位置。
    1.关于竹尖岭。竹尖岭之名始于宋代。《宋史•食货志》只记载其在仪州,具体位置未确指何处。从字面理解,此岭尖长,遍地长满竹子。我们调查的大殿山铜矿遗址位于陇山余脉,海拔高度2500米。铜矿东距麻庵乡政府驻地约20公理。北临1号炼铜遗址1公理。经向当地群众了解,大殿山一名源于山上有殿,在此之前,有无其他山名,无处查考。古矿井位于大殿山前一条尖长山岭上,岭上遍地长满箭竹。1994年乡政府在此办起了露天采矿场,并开挖一条长35米、宽8米、深11米的采矿横沟。从挖开的断层观察,古矿废弃以后,完全被泥沙所填塞,现在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塌陷的土坑。
    铜矿遗址地表为腐植土和坡积物,含大小不等灰色长石砂岩与散砂混合物,3米以下为浅黄色长石砂岩,粗粒结构,碎屑主要为长石,次为石英,并含少量云母。在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之间,孔雀石多呈星点状,蓝铜矿以薄膜状粘附于岩石表面,分布极不均匀,胶结物为铁质及泥质,岩层亦破碎。矿体上部(即氧化带),由于风化作用,矿石变为氧化矿,矿体中的黃铜矿被雨水和空气所氧化溶解成为流酸铜。孔雀石、蓝铜矿分别呈绿色、蓝色,很引人注目,易于被发现利用,古矿井就是为开采这些铜矿而构筑的。另外,我们在露天采矿场,发现古矿井的支护木,并在其周围采集到一部分标本,以瓷片为主,器形有酱釉瓶、黑釉碗、灯、青花缠枝花卉纹杯。其次还发现铁灯1件,唐代开元通宝、宋代景德元宝、明代万历、崇祯通宝各1枚。
    就铜矿遗址而言,目前发现的古矿塌陷坑近20处,从矿址规模及开采量看,应是当时一个重要的铜矿区。从采集到的遗物分析,铜矿的开采经过宋代,且延续到明代以后。那么,大殿山铜矿是不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呢?《宋史•食货志》偶有提及,但非常简略,详址无法确定。这就为后人留下了“竹尖岭、博济监”到底今在何地之谜。此次调查,我们将史料记载和遗址地理环境相对照,认为大殿山铜矿就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
    《宋史•地理志》:“淳化中,割崇信属仪州。”“熙宁五年,废仪州。县五:平凉、潘原、安化、崇信、华亭。”属秦凤路凤翔府管辖。由此可知,仪州由始置到废止前后共80年,辖县五,和今平凉(含潘原)、崇信、华亭(含安化)辖境基本相同。在此区域内,仅华亭麻庵大殿山有铜矿,而且岭上遍地长满箭竹,既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也弥补了文献的不足。
    2.关于博济监。《宋史•食货志》:“置博济监铸大钱”。“庆历末(1048年),仪州博济监既废复置”。“至治平中(1065年),饶、池、江、建、韶、仪六州铸钱百七十万缗,而嘉、邛以率买铁炭为扰,自嘉祐四年停铸十年,以休民力。……”《华亭县志》:“置博济监于屯城,熔铸大钱,故更名为铜城,嘉祐四年(1059年)停铸”。从宋史看,博济监置于何地没有详细记载,笔者认为,竹尖岭与博济监之间相距不会太远,只要找到竹尖岭铜矿的地理位置,博济监也就不难找到。那么,《华亭县志》记载博济监在崇信铜城一说从何而来呢?笔者反复思考,并经此次考察,终于发现《华亭县志》此说有误,实不足信。其一,前以详言,三角城没有铜矿,只是一古道驿站而已。如果连铜矿的地理位置都风马牛不相及,其史料的真实性就不言而喻了。其二,从竹尖岭到铜城距离遥远,途中要翻越陇山等3座大山,经过华亭县城、安口镇、才能到达铜城。路途遥远,而运输就成为大事,古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将矿石运到铜城去冶炼、铸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三,铜城在宋代既不是州治,也不是县治所在地,为何要在此铸大钱?况且,铜城至今没有发现宋代铸钱遗址。其四,前引至治平中(1065年),饶、池、江、建、韶、仪六州铸钱百七十万缗,何来嘉祐四年(1059)停铸之说。其五,铜城地名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并不是因为熔铸大钱,更名为铜城。至此,我们用了相当笔墨来探讨博济监不在铜城的观点,那么,它又在何处呢?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只有找到竹尖岭铜矿,也就找到了博济监。
    就炼铜遗址而言,目前发现遗址3处,即铜场沟、小铜场沟、旧城。其中,铜场沟炼铜遗址位于竹尖岭铜矿与麻庵乡政府住地之间,处在汧水源头麻庵河上游南岸的二级阶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面可见较多的炼渣、瓷片、块石等。因古代此处设有炼铜场,故称“铜场沟”。
    铜场沟遗址成片的炼渣堆积以及出土的瓷器、钱币和柱础,都表明这里是宋代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炼铜铸币遗址。较大的柱础还说明这里在宋代曾建有宫殿式建筑,也派有一定职位的官员在此管理。由此可知,从竹尖岭采矿后,运到铜场沟博济监经过冶炼、铸币,然后沿峡谷通道运往关中或陇右集散。也修正了《华亭县志》“陕西漕运使张奎,采仪州三角城铜矿,置博济监于铜城”一说的谬误。
(发表于《平凉日报》1996年11月5日、20)

作者:崇信县博物馆陶荣 录入:崇信县博物馆 来源:原创
  • 上一篇:月氏道浅说
  • 下一篇:追本溯源话崇信
  •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