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

时间:2011/5/27 15:41:32 点击:

  核心提示:在位于庄浪县今水洛镇之北的赵家坟山,有座近九百年历史的陵墓,旧称“吴王坟山”,这里长眠着一位南宋时期抗金民族英雄吴玠及其先祖。此地属六盘山脉,古时属龙干地界,其山海拔较高,地势辽阔,陵墓座北面南,群山连绵环拱,从矗立陵墓旁的两组石兽和龟跌碑座可一窥其当年盛状。...

    在位于庄浪县今水洛镇之北的赵家坟山,有座近九百年历史的陵墓,旧称“吴王坟山”,这里长眠着一位南宋时期抗金民族英雄吴玠及其先祖。此地属六盘山脉,古时属龙干地界,其山海拔较高,地势辽阔,陵墓座北面南,群山连绵环拱,从矗立陵墓旁的两组石兽和龟跌碑座可一窥其当年盛状。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
    吴玠(1093——1139),南宋名将。字晋卿,官至两镇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宋德顺军水洛城人,故里在今朱店镇吴沟村,抗金民族英难。《宋史•吴玠传》载:吴玠自幼“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吴玠一生,以身许国,智勇忠勤,自建炎二年(1128)投身抗金斗争,与金兵对垒十余年,对阵数百次,出生入死,摧锋破敌,令金人闻风丧胆,屡建奇功。创造了和尚原、饶凤岭、仙人关等抗金史上最辉煌的战绩,史称南宋中兴以来难得的贤将,成为抗金前线杰出的将领,与岳飞,韩世忠齐名,他为保卫南宋半壁江山建立了不朽功勋。绍兴九年(1139)元月二十一日,吴玠因久历行阵,积劳成疾,病逝于抗金前沿阵地仙 关(今陕西略阳、甘肃徽县之间),年仅47岁。其弟吴璘遵吴玠生前遗嘱奉丧归葬水洛城北塬先茔(原白堡乡赵山村)。吴玠的病逝,令朝野震惊,宋高宗曾辍朝二日以示哀悼,并赠少师衔,谥号武安。晋升其弟吴璘为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孝宗淳熙三年(1176)十二月追封涪王,并下诏建忠烈庙于仙人关,以祀吴玠。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吴武王玠葬德顺军陇干县(今庄浪县),今虽隔在虏境,松楸甚盛,岁时祭享不辍,虏不敢问也!”这是关于吴玠墓的最早记载。出生于吴王坟山附近的清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赵贡玉,以“吴山”自号,以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尧天先生生前曾每年都来吴王陵园凭吊,他在《游吴山》一诗中写道:“信步深山访二吴,游人听鸟唤提壶;鸟声莫向墓门唤,惊起英灵思汴都。”可谓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据当地流传,明清之际,吴玠陵墓仍有较大规模之建筑,前来祭祀、观瞻者络绎不绝,除当地人外,还有来自南方、四川的吴氏后裔。这些建筑毁于何时,现无从考究。风雨春秋,世事更替。时隔八百多年,如今的吴玠陵墓,已是“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一番凄凉景象,以前安置的翁中、武士、华表、石兽等石雕惜已无存,尚在的两2组1米多高的石羊、石猴还在静静地守候着它的墓主人,也不知什么缘由而置于陵墓东侧的2米多长的石雕龟跌碑座几可委身泥土,却不能于远在徽县的碑身团聚,而弃于陵园西南处的一件无字经幢,是否还隐藏着一个难解之谜,原清晰可辨的墓冢,也于70年代垦为农田,直至1994年4月,“吴玠墓”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文化部门曾征地植树加以保护,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村民重又平整恢复耕种。若不是仅存的几处石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沧桑,还有有几人知道在庄浪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孕育了这样一位民族精英而彪炳史册。虽然将军显赫的功名化作历史的烟云,原来宏大雄伟的陵墓也不复存在;从前鼎盛的香水亦旧渐泯没,此情此景,令人伤感。但是,将军的灵魂已深深融入这块黄土高坡,将军的英名还世代相传,流芳百世,这才是最为可贵和真实的了。

 

Tags:南宋 名将 
作者:刘继涛 录入:庄浪县博物馆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