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文史 >> 内容

神秘的关寺——感悟陇山之一

时间:2011/7/22 10:42:51 点击:

  核心提示:【开篇序语】初冬的陇山,秋肥水碧,霞染林梢。专门从事西北地区古渡口﹑古道路研究工作的兰州大学图书馆系教授刘满夫妇,风尘仆仆地从彭阳﹑固原﹑泾源一路走访勘察,带着朝那湫新收获的喜悦和对回中宫的期盼来访华亭,想从陇山古迹遗存中找到盼望已久的答案。“回中”的争论近年来成了史学界的焦点之一,华亭县也先后举办...
  【开篇序语】初冬的陇山,秋肥水碧,霞染林梢。专门从事西北地区古渡口﹑古道路研究工作的兰州大学图书馆系教授刘满夫妇,风尘仆仆地从彭阳﹑固原﹑泾源一路走访勘察,带着朝那湫新收获的喜悦和对回中宫的期盼来访华亭,想从陇山古迹遗存中找到盼望已久的答案。“回中”的争论近年来成了史学界的焦点之一,华亭县也先后举办过多次研讨会,终因各种意见相左而无定论。本次实地考察,华亭县文化局、政协华亭县文史委派出有经验的“老文史”配合工作,本人以摄影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实地考察活动。考察从泾源县开始,沿陇山阳坡﹙东麓﹚向南一路探访各种各类古遗迹,直到陇坻道上古人翻越陇山的制高点——老爷岭,收获颇丰,感触颇多。日夜守望的陇山有着如此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发源、繁衍和崛起的壮丽史诗;她所珍藏着的那些永远考证不尽的秘密,对于每一位华夏儿女来说,都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在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十二堡乡﹑泾河源镇,勘查了华亭县山寨回族乡双疙瘩梁汉代烽燧遗址后,下午要去查看关寺遗址。关寺据说是西汉呼沱苑遗址,也有学者考证与古回中道有关,我所知道的是那里有北魏石窟和石佛造像,有与石窟同一时期修建的洪濛寺遗址,附近就是史书上多次提到的陇山十八盘道路。
  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出华亭县城,过西华,上西塬,进阳关,七转八拐行程30多公里来到一处村落,这便是阳关村关寺社。下车远眺,豁然开朗,不知不觉已来到陇山半山腰。身后,陇山群峰阵列,云雾缭绕,苍劲巍峨。稍稍偏南,即是史籍上所记述的陇山十八盘,当地人叫阳关大道,其实是一条从华亭翻越营盘子梁经麻庵到张家川县的人行道,解放初期无车可乘的华亭人去张家川都走这条路;眼前一马平川,逶迤绵延,隔川分水的朝那山﹑皇甫山﹑双凤山﹑三乡山全在脚下,向东南呈放射状延伸。俯视县城,南川﹑西华,朦胧隐显,宛若仙境;左右两侧,山坡平缓,大约二三十度样子。好一派别致精彩的陇坂风光﹗站在这里,憋在内心几十年的疑虑立刻打消了:过去总觉得关陇大道及北支道为什么不走东部村落较多的地方,却偏要沿着山脚跋山涉水,伐木开道?现在看来,古人太聪明了。让我们还原一下两千多年前的陇山面貌:绵延200多公里的陇山脉脊,高耸入云,山峰陡峭,仅有苔藓等低级植物在山阴形成草甸,整个山腰(陇阪)长满密密麻麻的權木(相关资料记载和现状都表明:陇山阳坡植被主要为權木树丛),山脚一条条支脉纵横交错,流水汇集成河,将两岸冲刷得壁峭涧深,而在地势较平缓地带,河床纵横交错,池塘沼泽泛滥,高大的乔木茂密地塞满了条条河川,豹、鹿、野猪、狼等野生动物穿行其间,陇山鹦鹉鸣噪林梢。在这样的环境面前,不管商队还是军队当然要选择山腰水小﹑树矮﹑梁平缓的地区走了,可见古老的关陇大道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啊﹗目前在与陇坂相望的对面山梁上,依然能看到一座座烽燧,据文物部门考证多数为汉代,最迟也是唐代所建。这些烽燧无疑是关陇大道上的路标和灯塔,也是行人心中的希望。而在陇坂边缘较开阔的地方,总留有一处处名为“峙”、“寺”、“关”、“窟”、“驿”等古建筑遗址,应该是这条艰难古道上歇脚休息的驿站。我们所处的关寺向北就有“寺沟”、“罗马寺”、“易家寺”等,向南有“上关”、“下关”、“石拱寺”、“固关”等,它们相互之间距离都不远,最多半天路程。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看,我们脚下是一条多么宽广重要的通道呵﹗
  在关寺,刘教授一行在当地人带领下,开始详细地察看遍布田边地头那一堆堆瓦砾碎石,群众也热情地说这说那。我仔仔细细地观测这里的地貌特点。和周围环境不同的是,这块百十亩大的地块有明显人为推平的迹象。从关寺向东,依次为蒋家塬﹑三王沟﹑什民,在这将近十里长的坡地上,现在还留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和洪濛寺遗址。如果把这里其他还有待考古挖掘才能搞清楚的建筑物遗址连成一片看,应该为持续了最少1700余年的建筑群。如果是驿站,这该是座多大规模的驿站?谁在这里修建的?为何要建在这里?如果不是,那究竟是什么?《东观汉纪》、《后汉纪》、《水经注》等史籍对平息隗嚣叛乱割据有相同的记述,其历史事件发生地点与现在的阳关村关寺社位置非常接近。《水经注》卷十七写略阳川水“又西经略阳故道城北,渥渠水出南山,北经峡北入城。建武八年,中郎将来歙与祭遵所部王忠﹑右辅将军朱宠将两千人,皆执卤刀斧,自安民县之阳城。永始二年,成帝罢呼沱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从番须﹑回中伐树木,开山道,至略阳,夜袭击嚣。”那么,古建遗址遍地的阳关会不会是汉代阳城?我们现在看到的关寺会不会是汉代官寺市里?在汉呼沱苑所属范围内,目前所能见到的建筑物遗迹最早也就推到北魏,即:上关乡石拱寺石窟和阳关村洪濛寺石窟。按魏晋及以前石窟开凿的一般规律解释,所选择地点应该是大道旁边或者非常热闹的地方,首先有人资助工程费用,其次要有源源不断的香火供品,僧人才能站得住脚,寺院才能保存下来。而那个时代的华亭户不过百,民不过千,还分布在陇山以东的固原至汧阳广阔地域,除了官方谁有能力实施这么宏大的工程?会不会就是汉代呼沱苑遗址?或者它的一个兵站﹑草料场?会不会是汉平帝因设安民县而撤罢呼沱苑以后,这里由官办的“寺”变成民间的佛教山场?如果顺着历史长河往前推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又是秦国先民的领地与西北戎、羌、犬等少数民族部落对峙的缓冲地带,匈奴人叫“瓯脱”,直到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剿灭义渠,设置朝那县才归属秦国。往后推,发生在陇山及以东的大事似乎与古道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比如:吐蕃与李唐王朝几次军事较量就发生在这里,吐蕃曾夺萧关杀守将,曾火烧回中宫,也曾兵围华亭,积薪欲焚县城,直到守城将士盼援无望而降,华亭再陷吐蕃。宋、元、明三朝政权更迭,这里均摆脱不了兵家争夺。大明开国,分封番王,韩王在平凉延续11代,也曾大兴土木留下了几座宝塔,留下了空前绝后的民族瑰宝纸织画工艺,在华亭有他的敬依田,但没有在陇山古道动土修建任何工程的记录。疑点重重的难题,更给隐藏陇坂千百年的关寺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早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在考察快要结束时,几个村妇端着一盆盆剥了皮的洋芋,来到村口大树下的石对窝前,砸洋芋搅团。洋芋搅团是华亭特有的名小吃,刘教授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觉得十分有趣,主动上前要求试一试。教授夫人笨拙的动作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一天的劳作,一天的辛苦,一天的沉重话题,就在大家的朗朗笑声中愉快地结束了。(摘自:《平凉日报》 作者:朱平)

作者:朱平 录入:华亭县博物馆 来源:平凉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