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文史 >> 内容

上关石拱寺之“证道歌”

时间:2012/1/3 9:33:51 点击:

  核心提示:@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体';}@font-face{font-family:'楷体_GB2312';}@font-face{font-family:'lucida grande';}@fo...

上关石拱寺之“证道歌”

华亭县博物馆 马志发

【内容提要】上关石拱寺是一佛教石窟,其洞壁上曾有一首大气磅礴的证道歌”,本文对此进行了直译,并从名人记述、内容文字及古习景喻等方面,结合学术界关于《证道歌作者争论,提出了此处“证道歌”应为原创之一,社会上流传的《证道歌》是收录编纂的集成之作的观点。

【关 键 词】上关石拱寺/证道歌/原创

上关石拱寺位于陇山古道旁,距华亭县城二十三公里,距陕西陇县新集川乡府不足一公里。石窟坐北朝南,隔汧水支源上关河与道教名山龙门洞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高3—10米,长120米的石崖上,栈道横布,有些窟体葡萄样相连。窟龛始凿于北魏晚期,唐及其后有所增修原半架湾50亩地为其僧养田现存窟龛14洞,造像249身。窟形制式多样独特,造像丰富生动俊美

据明代赵时春《平凉府志》①寺观僧侣赵圣僧名下记载:“赵圣僧,唐仪州石柜山寺②禅师也。有证道歌留题洞壁曰:‘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有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住④。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辙。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又曰:‘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其寺左一深潭,虎常来饮。”

这是一篇大气磅礴的弘道之歌:心见性的出世大丈夫,手持彻悟了空的智慧之,有着可斩断俗世烦恼智慧刀锋,放射着无法伤及却又无坚不摧的大光明佛焰,但剑不出即能摧毁旁门邪心歪义,早已让佛生苦的天魔地毒胆战心惊。震响让迷妄众生发聩开悟的佛法雷霆,奏击令僧徒信众云集弘法的道场法鼓,布下普度众生的慈善祥云,洒播救苦救难的拯世甘露,犹如天龙巨象光顾天涯海角普受滋润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法和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五性众生皆有体悟证果,象巍峨雪山上只有纯洁的肥腻草样更无其它杂物,独理我佛炼就的醍醐样佛理精义让我们永住真谛。悟得了佛性,一切有相的众生之性便皆能圆融化通为这不二的觉悟之性,体悟到了这醒世的入佛之法,世间的一切脱离苦海之法便都相含于其中了,就象月亮映现于万水千,所有江河湖泊中的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慈光普照的映像。悟得万千众佛自性清净的本性如流星化入我的肉胎凡性,让我的生性同自性湛然寂静顿悟古往今来的至尊如出一辙。有了这开悟了本性的一体住地,便富有一切滋生善根义演天道的人生天地,不是客观物质的,不是自我意识的,也不是人力修为的,弹指间圆满成就八万四法门,顷刻间除去三劫之难,用一切数理语言都说不清道不明,因为这和自己冥冥中的心感知没有关联!又说:万念皆由心造,修炼是手段,这两者的关系犹如镜面之像与其上的尘垢。只有拂去镜面上的尘垢渡河后弃船,心念所想之像才会闪亮登场。只有连这凡心之念和修炼之法都没有了, 这根性才是真正的佛性(明心见性,立地成佛)。

从“赵圣僧…有证道歌留题洞壁”,而不是用“录”“书”等词和文义归属上看,一代名人赵时春认为,此‘证道歌’是石柜山寺禅师赵圣僧所作。编纂《四库全书提要》清代学者很是明人治学的“喜骋虚辨”,不求实证之风,对明代学风文章多有抨击,《四库提要存目》却认为,《平凉府志》“考证叙述,具有史法,在关中诸志之内最为有名。惜其漫漶磨灭,已不可缮写,故仅存其目”。可见清人对赵时春编纂的《平凉府志》赞誉有加,因此赵时春此处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此段“证道歌”从启赞颂道到说佛悟道,最后偈颂归结,自成一体,应是原创。

,上关石拱寺的留题既符合古代题刻石壁风习,又从个别不同文字的对照上看,此段文字词妥意深,差异之处应该是他人录此之误。如洞壁上的“三乘五性皆有悟”的“有”字流传本上的“醒”字更合“僧”道之“纯出醍醐我常住”的“住”应该是“十住”“住”,比“流传本”上的“纳”字更有内涵更妥贴“我性同共如来辙”的 “辙”字,比流传本上的“合”字形象生动,且无论繁简字体,字型相差甚远,若洞壁上是抄刻的,一般不会弃简求繁。

其二,用“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来比喻“一性百性”“一通百通”之意,其比喻方式很多,此处以“水月”作喻,应该受了“其寺左一深潭”场景的启示和天长日久的感受之情另外,从“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住”的住受雪山之宜中推断,作者至少应该有久住北方的经历。

其三,古人作风严谨,凡事守礼,抄录他人之作必会注明出处,赵圣僧署名,而收录编篡的大师因故未曾详加署著,故引起后人争论。未曾署己之名,又未收入其作品集中,只能是缘于非己之出!

可见赵时春所述非假,赵圣僧创作此“”是真!回想此前学永嘉玄觉禅师(真觉大师)与荷泽神会大师(真宗大师)谁是《证道歌》作者辩论,再从整篇内容看,流传本的《证道歌》并非风格一致、逻辑清晰地一气呵成,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想:流传本的《证道歌》应该是收录编纂的集成之作!史实如何,还望大家、学者及识之士考证赐教

                       20117月初稿.2011年12月修改

上关石拱寺之“证道歌” 如今浓荫遮罩的上关石拱寺

注释:① 明代“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于嘉靖三十九年前后编修,民国临洮张维等校补《平凉府志》的人士在序文中称其“声名籍甚”,为“关陇名志”。

② 今华亭古称仪州。石柜山寺今称“石拱寺”。民国幸帮隆《增修华亭县志》亦称“石柜山寺”,据说因其石窟有如柜匣大小相套者而得名。如今的地图标注和一些记述中也有称“石泓寺”的,概因“其寺左一深潭(明赵时春)”之故。

流传本《证道歌》中为“醒”。

流传本《证道歌》中为“纳”。

流传本《证道歌》中为“合”

参考文献:

[1]赵时春撰,魏柏树通校《平凉府志》第432页,1999年11月静宁印刷.

[2]聂清:《证道歌》作者考[J].成都:宗教学研究,20001):131-137.

作者:老马 录入:老马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