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文史 >> 内容

仁智禅师与崆峒山之缘(2)

时间:2013/8/19 17:54:44 点击:

  核心提示:[yao_page] 赵 娅 利“天下名山僧占多,古来佛刹景幽深。”在崆峒山众多修炼得道的高僧名道中,唐代的仁智禅师功不可没。他的功德和贡献就是开凿了崆峒山上天梯和修建中台明慧禅院。仁智禅师是初唐僧人。姓氏失考。出身贫寒,唐贞观十三年(640)仁智禅师来到了平凉,登上了崆峒山。当他看到崆峒山壮丽的景...
      
赵 娅 利

“天下名山僧占多,古来佛刹景幽深。”在崆峒山众多修炼得道的高僧名道中,唐代的仁智禅师功不可没。他的功德和贡献就是开凿了崆峒山上天梯和修建中台明慧禅院。
仁智禅师是初唐僧人。姓氏失考。出身贫寒,唐贞观十三年(640)仁智禅师来到了平凉,登上了崆峒山。当他看到崆峒山壮丽的景色和旺盛的香火,忘记了千辛万苦的一路跋涉,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便决定把崆峒山作为终身立足之地,在此了结那冥冥之中结下的不解之缘。
仁智禅师一边潜心功课经典,一边踏勘崆峒地形,看到寺院零落、道路阻塞的情景,他心里开始绘制一副宏大的建设规划。他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修建明慧禅院,使崆峒山的僧侣们有一个像样的活动场所;二是开通从中台登上马鬃山峰顶的“上天梯”道路,把寺庙建筑和佛事活动向更高处延伸。为了实现两项宏图愿景,他夙兴夜寐、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不辞艰辛,带领僧众们做了巨大付出。仁智禅师和僧众一起,带着工程印信,风尘仆仆地向地方和民间广泛化缘,为施工筹集所需物资;他组织僧众、信徒、工匠和民众,肩担背驮,源源不绝地为施工动员所需人力。他们还采用古时牧羊上山负驮砖瓦的传统,为工程添力凑紧;他身先垂范,分工协作,上下配合,使工程有了一个得力的指挥和实施系统,不致造成窝工浪费;特别是明慧禅师作出了一项高明的决断:让“上天梯”和“明慧禅院”同时开工,把马鬃山崖开凿下来的石料,直接搬运到中台明慧禅院作为大殿的基石、柱石和石阶用料,一下子减轻了高山上下搬运的艰辛,大大地节约了工时、缩短了工期。就这样经过六个寒来暑往、日夜相续的岁月,上天梯和明慧禅院两项浩大工程终于大功告竣了。这两项工程把崆峒山的整体建筑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所有目睹了事实的人们莫不由衷地欢欣钦佩,给任慧禅师送上“开山祖师”的褒奖称号。
据铸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铁钟的铭文上记载:“崆峒明慧禅院开山祖师讳仁智于大唐创建,历代六朝……”明慧禅院,唐代又称真乘寺,宋代改为滹沱寺,明万历二年辟为十方院,天启二年重修仍名真乘寺,又名大寺。这座几经兴衰、至于湮灭的明慧禅院,当年究竟有多么雄伟和壮观的景象,这早已是无法重睹和考证的了。但是,从后来在中台一带清理场地发掘出的部分遗存,还是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的。那无数琉璃砖瓦、兽吻及兽脊堆积,还有巨大的柱石、石基及石条之类残骸,都能够折射出引人联想的昔日风景。
现在我们看到的上天梯是经过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重修而形成的,台阶总数为378级,台面长、宽分别为2.5米和20公分左右,台阶两边有铁柱铁链供游人攀扶,有一部分铁柱铁链还是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现存的尚有明万历、崇祯、清乾隆等年间铁柱数十根。改革开放后,1981年将残破剥落、不堪行走、且仅有1.3米宽的磴道,加宽修复为2.5米。1989年崆峒山管理局还将原来“之”字形的盘道取直,增添了新铸的许多铁链、铁桩和铁锁,把从朝天门直通皇城太和宫的石磴连贯起来,共石阶达到了669级。上天梯的坡度在45—75度之间, 沿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登,只见一架巨大的石梯凌空而矗,恰如神话昆仑天宫中的“通天铜柱”一般。左右石崖石壁挺立,摩岩石刻琳琅满目,仰首望去,视线可及之处唯有一线云天。真乃是:“崆峒高千丈、天梯挂云空”。“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天上路。”
以“黄帝问道”处为界,上天梯的顶段夹持石阶的深峻石壕肯定有仁智禅师开凿的工程遗迹。在这“一线天”的天然峡谷地段劈石开凿“上天梯”,确是既便捷又省工的最科学实惠的选择。即使如此,从今天看来,这条唯一到达绝顶的通道,仍然让人悠然产生惊心动魄之感。两壁直立的陡崖峭壁上,绿苔覆盖,一片墨黛,昔日凿痕依稀可辨。石壕长在百米以上、高度达到了十余米到五六十米之间,石阶底部的宽度两米有余,高空中的宽度超过了三五米以上,其间的开山取石量究竟有多么巨大,是完全可以计算得出来的。即使这样,最后贯通通天之路的工程,还有石壕上部开凿出的一个曲尺形的石洞,洞深四五米,高宽在两米之间,它的存在更增加了登山的险要程度。“上天梯”是越过悬崖峭壁通往最高峰的唯一通道,既是登上皇城的道路,也是登上最高峰香山顶的必经之路。不论当时或现在,它着实是崆峒山建筑史上的一大壮举。
也许是仁智禅师的功德感天动地了,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御驾北巡,途经平凉,闻知崆峒山仁智自募资财,在山上修建禅院、凿石筑路的盛事。太宗深为感动,亲自颁布诏书,御赐田亩,分赏财物,资其修寺建庙,广布佛事。御赐田宅为崆峒明慧禅院供养资产,由仁智禅师负责创立京西佛教大丛林,崆峒佛教首次成为皇帝供养寺院。为僧侣信众登高朝拜,仁智禅师在马鬃山巅开建大雄宝殿,明代奉诏改为真武大殿。崆峒山佛教丛林建成后,称誉陇上。当时山中僧众达到数百人,健全丛林清规,设置两序职位:东序有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西序有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等。并专设译经院,负责梵文经典的译介。确定每年的四月一日至四月八日为祈福度众护国受戒的佛诞节。届时万众朝山,诵经之声日夜不息,鱼鼓响彻,香云遍覆。每到会期结束,往往流云飘来、山雨蒙蒙,人们俗称为“洗山雨”,曾有“西镇奇观”勒石摩刻矗立于上天梯旁。有了唐太宗的赏赐,法轮禅寺也在明慧禅院之后开工建造,还有舒花寺、观音堂、莲花寺等寺庙也相继修建。这一批殿宇寺庙气象非凡,今胜于昔,一下子把崆峒山明慧禅院和仁智禅师的声誉在陇东至长安之间抬高到极致。唐太宗为仁智禅师御赐田亩史实史有记载,也成为崆峒名山一段永不退色的精彩传奇。
佛教到隋唐时期,已发展成为全民性信仰。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降旨,每月命儒、释、道高士分别入宫宣讲《心经》、《老子》和《孝经》,显示了对三大宗教的尊崇。唐初李世民封为秦王,他督师陇右、涉足平凉,得到当地佛、道之助颇多,登基称帝后也对陇上佛道多有庇护扶持。仁智禅师因其学养精纯,曾数度被邀赴长安弘法讲经,深得宫廷尊崇敬仰。他还从宫中带会不少金玉佛像,安置在明慧禅院及大雄宝殿等处供奉。
仁智禅师在崆峒山的每一点成就,都是与困难和世俗的斗争中取得的。在浩大的工程面前,各种困难接踵而来,举步维艰,事难为继,人言鼎沸。仁智禅师坚定不移,不改初衷,雷厉风行,率众劳作,克服千难万险,保证工程如期推进。在上天梯采石遇到疑难的时候,他亲自到现场督工,指导工匠一锤一钎采下道路和禅院所需的各种石料。仁智禅师的声誉和功绩也常常引来道士们的嫉妒不满,他们处处阻挠、百般刁难,误解中伤接踵而至。但他时时避让、处处包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与道士们争高论低。凡有争执之事都坚持和平解决,显示出他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崆峒山的道、佛、儒三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踞地位相互交替,这都与当时帝王的信仰有关。但总的来说,道教在崆峒山的发展要早于佛教,佛教在崆峒山的兴起则要滞后一些。但佛教能够立足于这座道教名山,而且儒、释、道三教能够互相包容、和谐相处,与“开山祖师”仁智禅师的功德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贞观年间,“御赐田亩”和高僧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史实,肯定对崆峒山佛教的空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崆峒山儒、释、道的融合不仅是形式上的融合,而是文化内涵上的深层融合。三教共存共尊,充分体现崆峒文化的包容万物和博大精深,凸显出崆峒山有别于其它宗教名山的独特精神。
仁智禅师西归极乐,他的遗骨被弟子们埋葬在崆峒的青山碧林之中,他的高风亮节和无量功德也永远和崆峒同在。

作者;赵娅利﹒系甘肃平凉市崆峒山管理局文物管理所所长。

 

作者:赵娅利 录入:赵娅利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